五年前我初識史詩的時候,他是內蒙古地區(qū)裝幀設計界公認的“大腕”;三年前他毅然決然關閉了開辦十幾年已具有影響的設計工作室,進入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先生的書法工作室,搖身一變成為職業(yè)書法人。
在過去近20年當中,很少有人知道他在1992年三十出頭就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,并成為內蒙古最年輕的中書協(xié)會員。這個來自內蒙古西部河套平原,懷揣著藝術夢想,連續(xù)斬斷后路并善于絕處逢生的史詩,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,他近幾年的書法成績引起了社會的贊譽,并被國內書法界的前輩譽為草原“黑駿馬”。
我?guī)еS多的好奇與感動走訪了久未謀面的朋友史詩。
筆者:您從事書畫、攝影和設計已幾十年,請談談您的藝術追求和學藝感悟。
史詩:學藝術的過程就是追求真善美的過程,一個感悟力強的人必定是個善于“師造化”的人。無論哪種藝術,在藝術的創(chuàng)作中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我們對世間萬物都要保持著細致的體察和深邃的思考,汲取各方面的養(yǎng)份來滋養(yǎng)這棵藝術之樹,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已的風格,升華藝術創(chuàng)作的靈感。書法通道,書法入微,正如徐悲鴻先生所講的“盡精微,致廣大”,在書法的學習中能感受到博大的精神和所富有的哲學思想,切實能感受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無窮魅力。
筆者:您是怎樣向傳統(tǒng)學習的?給你的書法風格做了怎樣的定位?
史詩:我是學平面設計和攝影的,就我本人而言,我的取法并不象院??瓢鄬W生那樣系統(tǒng)規(guī)范,有點零亂和龐雜,平時就找喜歡的字帖來臨摹,有點“不成體統(tǒng)”。我的定位是:取法要古,格調要高雅,意境要出新。要學習米芾和王鐸的雄強與灑脫,揉合魏碑的質樸,吸收現代書法的構成,再加上魏晉書法的細膩和靈動,當然這是很高的標準,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來追求。作為一個好的書法家,本身就應該是一位思想家,思想的高度決定藝術的高度。一個胸無點墨的寫字匠,他的作品一定不會打動讀者。
筆者:您是怎樣看待天賦的?如何理解和提升悟性?
史詩:我毫不謙虛地說我是有藝術天賦和潛質的人,反過來我也毫不避諱地說,自已是個數字白癡。從小對數理化不感興趣,數學物理老師講課時,我在下面偷著畫老師,因為我的執(zhí)著和偏愛老師們也就原諒我了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找到自己的強項就好。
藝術靈感來源于你生活的積累和感悟,最終你會褪去鉛華,不再靠炫技來奪人眼球。藝術也是自由的,是“帶著鏈銬的舞蹈”,美是在法度之中的自由發(fā)揮,沒有法度就不會有線的質感,舞蹈也會蒼白無力。我在北京的時間,總要去梅蘭芳大劇院聽京劇,去國家大劇院看芭蕾舞,欣賞歌劇等等。藝術是相通的,京腔京韻與書法有著妙不可言的相似之處?!皫熢旎辈粌H是藝術家,普通人也要善于觀察自然,在生活中體悟就必能提升智慧,讓心靈的感應度增強。《紅樓夢》第五回里有副對聯(lián):“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”。
筆者:您是一個經歷比較豐富的人,曾當過中學老師,做過電影美工、展覽館設計師,后來又下海創(chuàng)辦了攝影設計工作室,這些豐富的閱歷對您的藝術有多大的影響,對您的人生又有哪些啟示?
史詩:就我們這代人來說,我的經歷還算豐富吧。閱歷就是財富,這話一點也不假。我16歲到農村邊勞動邊上高中,19歲高中畢業(yè)當了中學代課老師,當了十五六歲孩子們的班主任,22歲高考落榜,到影劇院當了美工,一年四季騎著自行車拿著毛筆走街竄巷書寫十多塊電影廣告牌,35歲辭去展覽館公職只身下海,用攝影和設計闖出一條生存的路。51歲又關閉了13年的攝影設計工作室,毅然進京拜高師學習書法,這些經歷現在看來我都很珍惜,經歷讓我胸懷格局變大了,求藝的心更切,學書的情更濃。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白天攬業(yè)務拍照片,做平面設計,夜深人靜再臨貼讀書,多一種閱歷可能書法里就多一種厚重和味道,因為書法好給我?guī)砹嗽S多業(yè)務上和人緣上的好運氣?,F在的年輕人,缺的不是享受而是吃苦和磨煉,苦難和曲折是和幸福是成正比的,就像音樂,沒有低音,高音的美就無法顯現出來。
筆者:您有幸在前任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主席當今書法大家沈鵬先生的書法工作室學習書法,成為他的學生,請您談談沈先生對您的影響。
史詩:與沈鵬先生結緣是我三生有幸的事。九十年代在沈鵬先生當主席的時候,我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,并拿到鈐有沈先生印章的會員證。沒想到20年后我能在沈先生門下學習書法,我能得到沈先生的指點,確實是我一生的榮幸。
沈鵬先生是集藝術家、學者和詩人聚于一身的大家,早年他長期從事美術編輯工作和書協(xié)領導工作,扶持了一大批年輕有為的藝術家,因為見識多,眼界高,學養(yǎng)厚而立身于書界和詩壇,為國人所稱道。沈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人,他以傳統(tǒng)的人格修養(yǎng)來完善自我,同時也依照傳統(tǒng)的治學精神學藝,醞釀出他獨具一格的藝術思想和學術觀點,我不敢枉加評論,沈先生書法和詩歌的風采大家欣賞和拜讀后便知。
學習要學老師的精神,要接受他的思想來指導藝術實踐,我很喜歡沈先生的風格,但我不可模仿先生,要在探索中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。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,我要好好努力學先生的為人處事,在藝術上不斷進取,不敢說給先生增多大光彩,但絕不能給先生丟臉。
筆者:近幾年有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開始接近書法并走進書法課堂,您為我們這些愛好者談點學書法的體會吧。
史詩:書法不僅僅是一種符號,一種情感的表達,更應該是富有生命力、極具表達力和創(chuàng)造力的一種實體的存在。它的魅力所在就是那種自由的狀態(tài)。那種飄逸豪邁的境界,它的書寫內容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表達。學習書法就要走近傳統(tǒng)文化,除了臨摹經典字帖外,還要通過品讀國學著作來提升修養(yǎng),同時也要讀些中國歷史和藝術方面的文章。學習書法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,日積月累才能有所進步,不可急功近利,學習是畢生的一門功課,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
后記:采訪結束后,在他的工作室我們喝了幾杯茶。我想,年過50的史詩,有著對書法的摯愛,有著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眷戀和對生活的熱情,他將后發(fā)散的魅力大概是那份不斷用智慧、才情、淡定、堅持、樂觀、守恒、博大和回歸本真的心。
責任編輯:曹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