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名年過八旬的老人來到建設銀行呼和浩特石羊橋蒙西支行,詢問港幣轉賬事宜,表示要將卡內的30萬元港幣轉入他人賬號內。
建行工作人員在詢問老人匯款用途和來源時,發(fā)現(xiàn)異常情況。因而引導客戶到柜臺,仔細詢問其轉賬理由。經(jīng)查詢,老人賬戶內人民幣兌換港幣的操作并非通過網(wǎng)點辦理,而是通過手機銀行完成。對于轉賬用途和收款人信息老人均無法準確描述。在工作人員的一再確認下,老人終于說出是陌生人通過微信指導其操作的。通過微信聊天記錄工作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對方自稱是某公安局工作人員,要求老人轉賬還一再強調其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家人。建行工作人員基本判斷該名客戶遭遇了電信詐騙,于是果斷報警并將老人銀行卡的港幣兌換為人民幣轉入其他賬戶中,同時幫助他修改了銀行卡密碼。警察在接警后第一時間趕到現(xiàn)場,通過聯(lián)系客戶家屬并查看微信聊天記錄,確認了老人遭遇了電信詐騙,勸阻老人立即停止轉賬,在建行工作人員和警察耐心勸誡下,老人幡然醒悟,避免了30萬元的損失。
當前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花樣百出、手段紛雜。銀行柜面人員防控堵截工作面臨新的挑戰(zhàn)。建設銀行全體員工會有意識、有方法、有作為地做好柜面工作,在一心服務客戶的前提下,保護好客戶的財產(chǎn)安全,盡到建設銀行反詐責任,踐行大行擔當!(賀穎)
責任編輯:李斌